企业上云,首选金蝶云·星空
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始创于1993年,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。
软件是过去,云是未来--金蝶在2012年进行全面云转型,2015年获得京东战略投资,2017年已成为亚马逊AWS云在中国的企业级合作伙伴。国际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,金蝶已连续14年位居中国成长型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,成为连续两年在中国企业级SaaS云服务领域超越国际厂商的软件公司。
云是金蝶的现在和未来,工业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,为云计算的崛起带来了强大的机遇。那么企业上云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意义到底有多大?
2018年10月18日,企业上云上平台-金蝶专场暨金蝶云&管易云双云驱动企业上云高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举行,APSS高级计划与排程协会会长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蔡颖先生 发表了演讲,分享了“企业上云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”的创新实践经验。
蔡颖简介
APSS高级计划与排程协会会长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(九院)客座研究员、青岛大学客座教授、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证书PMP、曾任国家863计划项目企业资源协同管理项目成员、金蝶集团首席制造顾问。
主要专业/研究领域: ERP企业资源计划、APS高级计划与排程、精益生产与信息化、供应链管理、TOC约束理论及企业信息化。著有《APS-走向实践》、《ERP高级计划-APS供应链优化引擎》、《精益实践与信息化》等专著。
具有三十多年以上资深的生产制造,物料计划,工业工程,成本控制的管理实践经验。曾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从事生产管理。包括:国营企业,私营高科技企业,中外合资企业,外商独资企业等。曾在(Fujitsu) 富士通公司担任生产主管,曾任OracleERP高级制造顾问,思博亚洲SoftBrands(Fourth shift)华南地区咨询顾问部经理,Infor中国业务发展首席顾问,金蝶首席制造专家顾问,创办APSS高级计划与排程协会。
主持和参与实施过近百个企业的ERP及信息化项目。服务的主要客户:中车集团,中联重科、美的集团、中集集团、徐州卡特比勒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(九院)、上海天纳克、伟士通亚太、大连索尼、苏州日立、一汽大众、中石化、航嘉电子、利奥集团等。
以下内容为蔡颖演讲实录:
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下,首先,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要转移工业互联网,为什么要转移智能制造;再者,金蝶云·星空是通过什么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?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挑战。
1、制造业面临挑战
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?实际上制造业企业是非常严峻的,大型制造业我们不谈,中小制造业非常严峻。
中国制造2025首先就是创新,我们的产品如何创新?管理如何创新?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,所有的数字化代替不了创新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个我们的产品质量不高,老用国外产品,国内产品如何提高质量?效益如何提高?我们企业现在的制造成本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,大部分企业做了二三十年信息化,却存在许多信息化孤岛,端到端价值链没有打通,这是柔性生产的基础,也是首要。
那么,为什么多品小批定制生产这么复杂呢?
第一,我们面临多品种小批量按单个性化生产,实际上非常复杂,需求不确定。每个单子都是个性化定制。第二,几乎每一个订单都需要个性化定制。第三,研发周期太短,没有时间进行迭代研发。第四,多品种并行。有的企业一月做一千个品种,瓶颈制约产能不够,效率上不来,为什么?产品多品种混排,产能上不来;订单不断变化经常插单,经常周期不确定;计划排产,计划不如变化快,排产根本不适用,连计划指挥中心都不能智能调度。
当然,我们的软件非常灵活了,设备生产线跟不上,生产线是刚性的,不是柔性生产线,需要单元线,进一步是机器人单元线。如果我们通过人工来柔性的话,质量又无法保障,所以机器人,自动化全部上来了。为确保订单准时交货,有的工厂需要几十个计划员来跟单。还有,物料管理非常麻烦,因为我们做精益生产,物料要直接位到工位上,这种多品种、几千种物料怎么管,所以智能仓储上来了。
此外我们那么复杂成本下不来,大规模定制,你又想定制,成本怎么下来呢,成本又失控,导致成本又无法核算,这就带来了复杂性。所以说我们要搞工业4.0,智能制造,工业互联网,全部解决这些问题。这十二大问题及场景,场景即价值,看你如何解决,怎么落地。
我认为企业大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,也不谈病态设备病态企业,我讲亚健康企业有三高:高交期,高库存,高成本,随时哄然倒塌,就像让中风一样的。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不去转型重塑就会随时倒塌。
2、什么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
智能制造实际上有五个方面:你做得产品是否智能化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个,你生产产品的装备是否智能化?第三个,你生产的方式,管理模式是不是先进的?是不是智能化,是不是精益的?第四个,管理是不是智能化?第五个,对客户的服务是否智能化。
实际上,工业的发展也在朝这方向走,解决这些问题,早期我们批量生产,现在我们用精益混排生产也不够了,我们要按单个性化定制生产,未来某一天是智能生产。我们要做大规模的定制,现在定制成本想低,想批量规模化的定制。
第二个是协同制造,我不是什么都做,进行工业协同。第三个生产要柔性化,单件小批量我都能应对,这个柔性很深的。产品柔性,生产线柔性,人工柔性,管理柔性,企业管理柔性,柔性化就灵活了。第三个是数字化生产,数字化研发,数字化生产,数字化服务,这都是我们的手段。
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?两件事情,第一件事情实现个性化定制,还能赚到钱,快速交付。第二件事情是服务化延伸,通过大数据服务到客户那里去,工业大数据服务设备等。
我们有工业物联网平台,有车间互联网,工业以太网,也有企业互联网,还有工业互联网平台,最后上面是SaaS专业垂直化的应用服务。
为什么工厂要互联呢?有几个好处。
第一,可以做到设备随时监控,控制设备防止故障。第二,设备在没发生质量前提下就可以对设备质量进行控制,大数据特征分析。第三,计划调度,计划排产调度可以随时按照优化排产,提高效能,满足交期。第四,物料的控制,精益化,按节拍来供货,使得库存的周转最快。第五,控制设备,报警异常,设备预测性维护。第六,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控制等等,这是工厂互联。
有了工厂互联以后,我们就可以干什么?
首先是,可以进行工业大数据分析。因为单个的企业没有这种人才,没有这种技术,我允许加上你这个技术,数据拿过来我给你分析。
第二,我可以引入高级算法,引入世界级高级人才,人工智能进行分析。第三,可以进行产品个性化定制,因为数据全在云上可以分析。第四,产品生产可以智能化,如果从研发到服务,整个数据都在云平台上,做计划决策调度通过算法分析就能够智能化生产。第五,可以制造服务化,通过工业物联网、互联网,产品卖到客户那边,不是卖产品,是卖服务。第六,组织可以分散化,可以集团式控制,通过工业互联网。第七,设备可以共享出来,像共享单车一样进行分享,还有很多很多好处。
那么,我们怎么做呢?
在物联网上要边缘计算,云计算来不及,控制设备质量来不及的。还有我们可以进行云计算,我认为,目前这一两年做这个还很困难,中间还有车间级的计算叫雾计算。未来我们的5G或者带上来以后,可能雾计算和边缘计算会合并,但目前工业以太网级的计算在云端上是有困难的(这是我的观点),需要一步一步来。
如何实现呢?
人的大脑就是一个计划指挥中心,但还有研发创新也是大脑。我们人的血液就是物料供料,人的骨架就是设备,骨架和骨架之间是靠关节(传感器)连在一起。感官、视觉、嗅觉,感官属于工业物联网(感知),如果都一样的话,人的基因强可能跑的就快,很灵活,对于我们企业的基因就是大数据。
大数据小任务,小数据大任务,谁把数据应用到位的话,数据分析及洞察,你的企业就跑得更快更灵活。
3、金蝶云·星空智能制造方案是什么?
第一,全面连接,人与人要联结在一起。我们现在靠微信,云之家等社交化办公平台。人与工作的连接,我们经常说回去看看电脑有什么工作,应该是工作自动来找你(智能工作流驱动)。人与设备怎么互联啊?设备认识你,你一去设备就开工,你是50多岁老员工了,你的作业指导书突然一变,设备来认你,人脸识别。设备与设备连接(物联)各种传感器,工业以太网要全面连接,这才是工业互联网,不是简单的物联。
第二,智能,智能不是一步到位,是有智能程度的。智能是逐步演进,进化过程中,协同数字化管理,然后是智能化服务。
最后企业要创新,创新是什么?组织创新,一定要以客户为中心,消费者来主导市场。再有如何激活团队,如何组织人才。稻盛和夫,阿米巴,微组织架构要跟上。
我们具体落地方案,首先是透明化工厂,第二是柔性化工厂,第三是智能工厂,三个步骤是有顺序的。
如何做透明管理呢?进行可视化,该怎么做呢?
首先,所有的办公,人工交流沟通,人与人之间透明化,这就是集成的社交性的办公平台。第二个是生产现场可视化,所有工位设备前面都有一个智能终端看板告诉你,作业指导书都是电子的。第三个是移动化,无论你在工厂内,还是工厂外,移动化的可视化,能看到设备,甚至任何你想看到的管理方法,这就是透明化的几点。只有透明化,才能有优化、改善的机会。在这个基础上,你再去做柔性。
那么,怎么做到柔性化呢?
以前我们的生产线是一条直线,现在是蜂槽式、U式生产布局,从五个人变成三个人,效率还高,实践证明效率最高的这三个人要被谁取代啊?
被机器人取代,叫机器人代人才能支持你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。所有的设备全部连在一起,这是连接的好处,可以柔性。设备维护起来,现场快速维护,预防性维护,最高级是工业大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,在你没发生问题时就发现并解决这个问题。
实现智能从自适应排产开始,是有限理性的启发式的自适应排产,它可以动态排产。第二,物料的智能仓储。第三,拣货,智能通知什么时候要货了,数据自动采集,这个采集是智能采集,不是那么固定频率,有问题就采,没问题那么高频率干什么呢。预留模型,就是我生产的物料可以预留产能,预留物料。动态优先级,所有的订单自动控制优先级,什么原因啊?防止订单延迟,满足准时交货率。
如果你的算法,你认为那个算法并不是我需要的,你可以另一个算法,这个算法是可以嵌入式的,是开放的,这就是智能化的生产。
看看排产,比如派单来了怎么办?
系统会帮你进行分析。根据产能订单优先排产,自动滚动性排产,工序顺序加工,物料的调度和供应量的优先级插单率调整,都把它实现了。
工艺防错,上料防错,文件防错,图纸防错,全部在软件里面和项目里面都做进去了。
智能货架是利用浮动仓,不是固定仓管理。比如说非常用物料和常用物料进行分析。怎么分析呢?通过历史大数据分析,把常用料移动搬下来,你下班了,机械臂没下班。同时还有实时数据,实时数据哪里呢?你一下生产订单,物料通过BOM 需求马上就来了,所以大数据和实时数据结合。
那么,怎么拣货呢?
底下有一个亮灯系统通知它,你该拣什么?这个数据存在云端进行统一分析,这就是智能仓储。
我们的应用界面,全部是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和智能终端,这就是现场的电子版,没有人工看板。有的企业说我要追踪质量,从全程质量追踪,这里不展开了。
最终实现进行物联网的工厂,比如说移动在手机上定一个订单,研发部进行协同设计,设计完以后进行高级计划排产,计划排产,排完以后通过所有工序,这个工序通过无线网通知,当地终端可视化看板,最后把产品就发运出去,从销售、研发到加工、发运、运输等所有数据全部在云端数据池。
实际上,企业上云,需要有一个战略思考,如大企业如何上云?中型企业如何上云?小型企业如何上云?
这需要一个整体架构,它是连接用户,连接伙伴,连接员工,最后连接设备,连接物料,连接工装模具;智能这块也不是简单的智能制造,还有智能财务、智能渠道、智能办公、智能输出、大数据分析。创新,管理模式的创新,产品服务的创新,运营创新,利润中心阿米巴等等,这是完整的。
我们在做的方案时一定要做顶层设计,顶层设计要满足客户即QCD,质量要提高,效率要提高,库存要降低,我又提出超越QCD,要有S速度,V价值。
数字化智能工厂从三个维度设计,第一个维度是研发制造一体化,第二个维度是端到端的供应链优化,第三个维度是持续性的自动化改造。数字化智能车间从是四个维度,生产运行,质量运行,设备运行,库存运行。最后是IT跟OT深度融合,这种架构下才能支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服务。这个过程要总体规划,逐步实施。
我们讲数字化不仅仅是转型,还有数字化重塑,从商业模式上怎么考虑,从管理模式上怎么考虑?你的技术创新怎么考虑?你的品牌怎么考虑,你的成本如何考虑?你的资金怎么考核?你的质量怎么考虑?你的工艺如何改造?最难的是人才如何培养?如何留住?
因此,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,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多元化的,通过“上云”,实现企业管理与制造的全面连接、智能、创新。
在政府的引导以及政策的支持下,金蝶云作为中国企业级SaaS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,将助力更多企业上云,实现数字化转型,共同携手走向工业互联网时代。
关于金蝶云·星空
金蝶云·星空是金蝶凭借25年对中国企业管理深刻洞察和实践,基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社交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研发的新一代战略性企业管理软件平台。
金蝶云·星空聚焦多组织、多利润中心的大中型企业,全面支持多组织业务协同、精细管控。管理服务涵盖:财务、供应链、全渠道营销、新零售、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、阿米巴经营、餐饮、PLM等;具有低投入、部署快、功能强大、数据高安全等特点,实现成本与效率70%的优化。
IDC数据表明:2017年金蝶云·星空在中国企业级SaaS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,成功服务华为、三星、腾讯、可口可乐、阿里巴巴、海尔、LG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。
软件选金蝶,实施找优服
金蝶优服本地优质服务商,全国首家拥有完整体系的金蝶云实施服务的代理商。
热线:0755-23575766